针刺伤的预防 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针刺伤的预防,以及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怎样避免针刺伤 演讲稿
- 2、为预防针刺伤正确的做法是
- 3、如何处理针刺伤
- 4、针刺伤与锐器伤的预防原则是什么?
- 5、针刺伤如何处理
- 6、针刺伤处理方法
怎样避免针刺伤 演讲稿
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 1、国外研究表明,安全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护士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 2、小心弃置:用过的针头、不应用手套回针帽、不应有意用手将针折弯和毁形、不应将针头从一次
1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特别是对新工作人员。对临床护士的培训中特别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目的是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2 医疗操作环境:安全的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针刺伤的机率,如使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3 医疗废品的处理:用过的针头分离后要妥善放置,最好放在锐器盒中;使用过的针头不要复帽;做比较危险的操作时戴手套。医疗垃圾应在卫生主管部门统一规定下在固定的场所进行焚毁。如管理不严,让医疗垃圾流入社会则会对大众带来更大的危害。
为预防针刺伤正确的做法是
1.一旦发生针刺伤,首先进行挤压伤口,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用流动水清洗伤口,然后再用碘伏消毒伤口。
2.向护理部,感染监控,医务科,感染院长汇报。
3. 进行化验,做相关检查。
4.如果是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应该在发生针刺伤后,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病毒,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
如何处理针刺伤
针刺伤发生后,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初始处理:
⑴促使伤口处血液流出;
⑵用肥皂和热水清洗伤口;
⑶再用碘酊消毒后用密封敷料包裹伤口。
进一步处理:
⑴误伤者两天内注射破伤抗毒素。
⑵确认污染HBV阳性,误伤者又无免疫力,则应在误伤后24小时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未接种乙肝疫苗则应同时注射第一针。接受过乙肝疫苗则应确认其抗体水平,不足的则应补充注射。
⑶确认污染HIV阳性,应立即运用一些如AZT等抗病毒制剂或联合用一些蛋白酶抑制剂,可能会降低感染率。
⑷根据不同传染病最长的潜伏期,确定对伤者追踪观察时间。
⑸主动免疫是预防锐器伤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针刺伤与锐器伤的预防原则是什么?
1.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损伤性废物处理;2.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3.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4.禁止针等锐器物回帽;5.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针等锐器物放入防水耐刺的专用利器收集盒内。
针刺伤如何处理
为维护个人自身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员工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特制定以下预防与处理程序。
一、伤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的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二、发生针刺伤的处理
1、立即进行局部处理。
2、立即向感染办报告。
3、如患者为乙肝、丙肝、HIV阳性患者,或无乙肝、丙肝、HIV检测结果,感染办应立即给发生针刺伤的医务人员开具乙肝、丙肝、HIV检查单。
4、如患者无乙肝、丙肝、HIV检测结果,与患者沟通经患者同意后,主管医生应立即给患者进行乙肝、丙肝、HIV检测。
5、如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注意保密。
针刺伤处理方法
针刺伤发生后,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初始处理:
⑴促使伤口处血液流出;
⑵用肥皂和热水清洗伤口;
⑶再用碘酊消毒后用密封敷料包裹伤口。
进一步处理:
⑴误伤者两天内注射破伤抗毒素。
⑵确认污染HBV阳性,误伤者又无免疫力,则应在误伤后24小时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未接种乙肝疫苗则应同时注射第一针。接受过乙肝疫苗则应确认其抗体水平,不足的则应补充注射。
⑶确认污染HIV阳性,应立即运用一些如AZT等抗病毒制剂或联合用一些蛋白酶抑制剂,可能会降低感染率。
⑷根据不同传染病最长的潜伏期,确定对伤者追踪观察时间。
⑸主动免疫是预防锐器伤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关于针刺伤的预防和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与文本知识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