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预防措施 雾霾天气防护措施
今天给各位分享雾霾预防措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雾霾天气防护措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预防霾的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
- 2、雾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 3、雾霾天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有哪些
- 4、如何预防雾霾
预防霾的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
慢阻肺最重要的诱因是吸烟、污染空气的暴露、自身体质,有外因也有内因。在雾霾的天气,要尽量减少出门的次数,减少通风通气的机会,如果要外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戴口罩。还有的人会在雾霾天熏醋、吃板蓝根、吃感冒冲剂来预防雾霾天对肺的损害。
一、雾霾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危害
雾霾——危害
气象人员对北京地区霾分布情况做了分析,得出霾天气的基本气候特征,出现日数和年际变化、月季变化等。北京地区霾分布受到地形的阻滞作用,在三面环山的山前地区,霾出现的几率相对较大,去年北京观象台就出现了34天阴霾天气。当出现霾天气时,天空呈现阴灰色,能见度不高,霾与城市空气污染相关联,霾严重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身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北京市气象台从2月1日起对公众发布霾天气预报服务,使得首都气象日常预报服务中又增添了一项新的业务,北京地区霾天气的预报等级共分为三级:雾霾——危害程度
一:轻度霾:空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能见度大于5公里且小于10公里;
二:中度霾:空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能见度大于2公里且小于等于5公里;
三:重度霾:空气相对湿度小于等于80%,且能见度小于等于2公里。
雾霾——危害身体健康途径
1、 通过呼吸道:吸入雾霾重金属有害微粒,进入肺部伤害呼吸道。
2、 通过皮肤毛孔:人们常常认为雾霾只会通过呼吸道伤害身体健康,其实雾霾无孔不入,侵害身体健康最大的途径是通过皮肤毛孔进入身体再进入血液,破坏肌肤健康色斑、暗沉、痘痘、过敏、肌肤加速衰老、皮炎等肌肤问题随之而来。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二、雾霾的形成原因介绍
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三、预防雾霾的措施有哪些
1、雾霾天气少开窗。出门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平常多饮水,可多泡饮菊杞茶这类中医茶饮,预防疾病,多食用水果,从外回家后要深度清洁皮肤和头发,此外喜爱晨练以及买菜遛弯的老年人要注意减少出门,因为雾霾对老年人的身体危害极大。
2、外出戴口罩
3、多喝茶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喝水
6、多吃蔬菜
7、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出门
8、开车注意车速
9、出门时,做个自我防护,佩戴专门防霾的PM2.5口罩、防霾鼻罩,过滤PM2.5,随时随地呼吸新鲜空气。
10、避免雾天锻炼。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
11、患者坚持服药。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雾天更要坚持按时服药
12、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13、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14、补钙、补维D,多吃豆腐、雪梨等。
四、如何有效的治理雾霾
减少或消除雾霾天气,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大幅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中国巨大的污染物排放量,减排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单一减排手段也绝难奏效,必须在国家层面上立即采用强有力的综合措施,方有成功可能。
一、加快能源结构调整
一是下大力气搞好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近70%,短期难以大幅改变。因此,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为重中之重。
二是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各地制定煤炭消费总量实施方案,把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政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加大考核和监督力度。
三是加快清洁能源发展。大力发展水电、常规天然气、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加大管输天然气、LNG等进口。
四是继续控制煤化工发展。煤化工属于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产业,其产生的废水(COD很高)和炉渣极难处理。
二、关键是解决煤炭燃烧污染问题
一是强制要求所有燃煤电厂、燃煤锅炉、煤化工装置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在现有大部分独立火电厂已安装脱硫设施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要求所有独立火电厂、自建火电厂、燃煤锅炉以及煤化工装置尽快安装脱硫设施。同时,还将要求所有大型燃煤电厂、燃煤锅炉及煤化工装置安装脱硝和除尘设施。
二是加快出台火力发电、炼焦、建材、燃煤锅炉等燃煤设施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增设污染物排放指标,进一步严格污染物排放限值。同时,通过在线监测大力加强污染物达标排放检查。
三是加强脱硫脱硝和除尘等环保设施运行检查,确保相关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起到应有作用。
三、加强钢铁、炼油等排放管理
加强钢铁、炼油等行业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监督检查。强制要求钢铁行业烧结机、炼油行业燃煤/燃焦锅炉及催化裂化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源加快建设脱硫脱硝和除尘等环保设施。
四、加大机动车污染治理
一是尽快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和提前实施下一阶段国家油品质量标准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步伐,落实《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2013年底前全面供应国IV车用汽油;2014年底前全面供应国IV车用柴油。
二是严格加强成品油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车用油品的行为。
雾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雾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雾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当今社会,雾霾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我们的生活质量,雾霾不仅是对人的呼吸道有影响,也是对人的皮肤有影响的,下面分享雾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雾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1
一:何为雾霾
雾霾,是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 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二:雾霾对人有哪些危害
1、诱发呼吸道疾病。雾霾的组成十分复杂,大小有数百种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通过人体呼吸,进入呼吸道,会引发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出现咳嗽,咳痰,咽喉部不适,胸闷、气喘等症状。
2、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雾霾天气,空气含氧量低,会使心脏跳动加速,使人胸闷、气短。尤其是对老年人危害更大。
3、引发各种细菌性疾病。因为雾霾天气阳光照射不到大地,或者阳光微弱。这样会使地表面的细菌病毒微生物快速繁殖,引起过敏等疾病。
4、患癌症的风险增高。众所周知,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普通人高60%,而雾霾里含有的有害颗粒物更多,所以雾霾比吸烟更易致癌.
5、使人心情压抑烦躁。
三:雾霾的预防措施
雾霾天气少开窗。出门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平常多饮水,可多泡饮菊杞茶这类中医茶饮,预防疾病,多食用水果,从外回家后要深度清洁皮肤和头发,此外喜爱晨练以及买菜遛弯的老年人要注意减少出门,因为雾霾对老年人的身体危害极大。
科学的饮食能有效减轻雾霾带来的不良后果。雾霾天气下,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C,也可以进食百合、雪梨、莲藕、蜂蜜等,提高自身免疫力。
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董书芳介绍,雾霾天气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影响最大,极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董书芳建议,痰多、咳嗽人群可多吃白萝卜,内火旺盛的人可多进食绿豆、荸荠等。
在期待国家及政府大力改善环境污染的今天,我们每个公民都应有所作为,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少开车及公共场所不吸烟,我们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竭诚为全县父老乡亲做好雾霾的知识宣教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在雾霾天气特别是老年人及体质较差的人出现咳嗽、咽喉部发痒
雾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2
雾和霾从气候角度来讲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雾的主要特性是近空中层,它的高度大约不超越400米,是在这以下的气层里面的微小水滴组成的。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假如目的物的程度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空中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的物的程度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
构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就其物理实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所以雾升高分开空中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空中或云挪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
普通雾的厚度比拟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境,雾滴浓度散布不平均,而且雾滴的直径比拟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均匀直径大约在10-20微米左右,肉眼能够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此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主要成分是一种灰尘,通常所说的尘埃,比方硫酸、硝酸这样一些微小的颗粒物。霾的厚度比拟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作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
普通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含糊招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形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含糊招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形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含糊招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形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境,霾粒子的散布比拟平均,而且灰霾粒子的直径比拟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均匀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拟多,因此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现象呈现增加,危害加重,因而,我国不少地域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同作为灾祸性天气预警预告,统称为“雾霾天气”。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雾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常言道“秋冬毒雾杀人刀”。我们看得见、抓不着的“雾霾”其实对身体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老年人群体。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霾的组成成分十分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安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特别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堆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惹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关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危害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假如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雾霾天气危害中空气污染物多,气压低,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比方雾大的时分,水汽含量十分的高,假如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话,人体的汗就不容易排出,形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
3、雾霾天气危害还可招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削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加强,传染病增加。
4、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映照缺乏,体内维生素D生成缺乏,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惹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5、影响心理安康。阴沉的雾霾天气危害由于光线较弱及招致的低气压,容易让人产生肉体懒散、心情低落及悲观心情,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以至容易失控。
6、影响交通平安。呈现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惹起交通阻塞,发作交通事故。
雾霾天气危害下如何维护身体安康
1、减少外出。抵御力弱的`老人儿童以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出门,或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戴口罩防护身体,避免污染物由鼻、口侵入肺部,外出归来后,应立刻清洗面部及暴露肌肤。
2、减少户外锻炼。雾霾天气气压低,能见度低,空气中悬浮大量尘埃等有毒颗粒,患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应尽量防止户外锻炼,以免诱发慢性病得发作或加重。同样大雾天气压较低,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宜做户外锻炼,以防止诱发心绞痛、心衰。中等和重度霾天气易对人体呼吸循环系统形成刺激,特别是在早晨空气质量较差。通常来说,若无冷空气活动和雨雪、大风等天气时,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上午到黄昏前的空气质量好,能见度高的时段停止,地点以树多草多的中央为好,霾天气时也应适度减少运动量与运动强度。
3、 关闭门窗。由于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消散,在大雾的天气应紧闭门窗,防止室外雾气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作。
4、 留意饮食。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要坚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防止过度劳累,多饮水。要留意饮食油腻,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
5、行车走路要倍加当心。中等和重度雾霾天气危害下,能见度较低,视野差,驾车、骑车和步行的人们都应多加当心,特别是经过穿插路口和无人看守的铁道口时,要减速慢行,恪守交通规则,防止发作交通事故。
雾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3
怎么防止雾霾—外出少骑车
雾霾可以暂时减少晨练,尽量选择在10—14时外出。同时,要多喝水,少吸烟并远离“二手烟”,减轻肺、肝等器官的负担。习惯骑单车、电动车,上班或出门办事的人,尽量避开早晚交通拥挤的高峰时段,尽量改换搭乘公交车。这是因为汽车尾气里有很多没有完全燃烧透的化学成分,会随着空气里面细小颗粒漂浮。当你骑单车或电动车时,身体需要供氧,肺就会吸入大量空气。
怎样防止雾霾—戴口罩
医用口罩对0.3微米的颗粒能挡住95%。戴口罩选择口罩要买正规合格的,同时要戴一下,买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型号,要最大程度地贴紧皮肤,让污染颗粒不能进入。口罩不能洗,取下后,要等里面干燥后再对折收起来,以免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因为其为专业抗病毒气溶胶口罩,密闭性好,戴上后容易呼吸困难,缺氧而感到头昏。
怎么防止雾霾—病人建议少出门
这种天气,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要尽量少出门。根据该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之后,当雾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额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在1—2天。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险更高,为3.08%。
其实预防雾霾方法是很多的,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不能为雾霾防止做点什么,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当我们每个人都为雾霾做出一点事情,那么雾霾就不再那么可怕了。所以大家一定要行动起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样我们就可以保护我们的环境了。
雾霾天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有哪些
1、根据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司法打击力度;2、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发挥人民群众的预防雾霾的主人翁地位。3、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 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小时,霾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 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气体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人体健康有伤害。雾霾天气的形成是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再加上气温低、风小等自然条件导致污染物不易扩散。
如何预防雾霾
预防雾霾的方法:
1、尽可能减少出门频率,室内的空气质量要比外面雾霾天气好一些。
2、戴口罩。选择专门针对雾霾研制的口罩,相对于其他口罩,这些防雾霾专用口罩会更有效果。
3、关闭门窗。由于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消散,在大雾的天气应紧闭门窗,避免室外雾气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减少运动。雾霾空气中漂浮大量颗粒尘埃,一旦将pm2.5吸入肺中,就无法排出。减少运动可以减少深呼吸的频率,减少呼吸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5、注意饮食。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
扩展资料:
不预防雾霾的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雾霾颗粒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雾霾天气可使病情急性发作或急性加重。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
3、不利于儿童成长。
由于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
4、影响心理健康。
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5、影响生殖能力。
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高浓度污染的空气中的人群,其精子在体外受精时的成功率可能会降低。研究人员还发现了有毒空气和男性生育能力下降之间的关联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雾霾
雾霾预防措施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雾霾天气防护措施、雾霾预防措施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与文本知识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