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吃什么药)
■ 本报记者 孙婧 通讯员 王琨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由于气候的变化,常常会诱发胃肠疾病。解放军第425医院张亦民医生表示,入秋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秋季昼夜温差又较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引起胃病复发。平时就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朋友,秋天要格外小心你的胃。
消化性溃疡
症状特点:溃疡的表现是上腹痛,并有一定节律性和周期性。溃疡病的其他症状还包括反酸、胃胀、嗳气、恶心、呕吐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和穿孔。长期的胃溃疡还可能发生癌变。
防治策略:合理饮食,正规用药。合理饮食是防治肠胃溃疡的基础。溃疡病患者在饮食上应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宜食松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油(油食品)炸或坚硬、难消化的食物。
张亦民提醒,症状的改善不等于溃疡的愈合,溃疡病患者不能因疼痛缓解而停药,以免导致病情反复。此外,精神压力、心情郁闷也会诱发或加重溃疡病,应该多进行户外活动,保持心情舒畅。
功能性消化不良
症状特点: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由胃肠道运动不协调、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因素导致的疾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主要表现为慢性间歇性上腹痛、早饱、餐后饱胀、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胃镜检查无明显病变或仅有轻度胃炎表现。
防治策略:对症治疗配合日常保健。以饱胀、嗳气、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用一些促进胃动力的药物。以反酸、烧心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则要联合使用促动力药物、制酸剂和抑酸剂进行治疗。若还伴随焦虑、抑郁症状且较明显者,可以适当应用抗焦虑或抗抑郁的药物,也能有效改善肠胃不适症状。
展开全文
肠易激综合征
症状特点:腹痛、腹泻、便秘等。
肠易激综合征,在气候变化或肠道感染性疾病高发的秋季是最常见的。肠易激综合征以腹痛、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且久治不愈。
防治策略:用药及时、注意生活调养。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以中青年居多,一般没有固定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而言,除了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养非常重要。”
生活调养包括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保持心情舒畅。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适当进食一些健脾食品,如山药、红枣等,少吃西瓜、冷饮、油炸食品及隔夜食品,否则容易引起腹泻。
急性胃肠炎
症状特点: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急性胃肠炎主要由食物中毒或其他因素引起,如进食含有病原菌及有毒素的食物,吃不洁熟食、馊食等,也可能是贪食冷饮或暴饮暴食,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的腹泻,每日少则3次,多则数十次,可伴有发热,严重时还会导致休克。
防治策略:自我保健、对症治疗。在胃肠炎多发的秋季,注意日常保养非常重要,不吃不洁食物、不饮酒、不暴饮暴食、不吃生冷食物、腹部不受凉、不服用会损伤胃肠黏膜的药物等,均能避免或减少急性胃肠炎的发生。
值得提醒的是,患有急性胃肠炎时,患者身体虚弱,千万不要胡乱进食滋补品,此时胃部黏膜充血,宜清淡饮食,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步恢复普通饮食。
“如果是慢性胃肠疾病,最好要听从专业医师的建议,接受正规系统治疗。”张亦民表示。
与文本知识相关的文章: